反滲透凈水機出水偏酸性,好嗎?發表時間:2022-08-21 10:37作者:杰開飲用水 酸、堿性在化學上以pH值來表示,pH=7為中性,pH<7為酸性,pH>7為堿性。 1、水質標準中pH值指標 (1)世界衛生組織(WHO)飲用水水質準則:沒有具體指標。但附加說明:低pH對輸水管道(以前為鐵管)有腐蝕作用; 高pH影響味覺,有肥皂味;為使加氯更為有效,以pH≤8為宜。 (2)美國EPA(環境保護署)飲用水水質標準:一級水:沒有具體指標。二級水:6.5~8.5 (3)歐盟(EC)飲用水水質標準:6.5~9.5。對瓶裝或桶裝的凈水,pH最小值應降至4~5。對瓶裝或桶裝的水,因其天然富含或人工充入二氧化碳,最小值應降至更低。 (4)日本飲用水水質標準:5.8~8.6。 (5)我國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6.5~8.5,GB17323瓶裝飲用純凈水:5.0~7.0。是和發達國家標準基本一致的。 對飲用水pH值來說,符合標準的水都可以飲用,不存在喝堿性水好還是喝酸性水好。 2、事實上,很多天然的好水是偏酸性的。如: 長壽之鄉廣西省武鳴縣大明山崠寺淡泉:pH為6.7, 浙江省杭州市虎跑泉:pH為5.8。 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家是日本,阿部輝雄在1961年對日本秋田縣“長壽村”八森潭的水質進行分析,取樣數為23次,pH值平均值為6.39,水質呈酸性。 而某些天然水偏堿性,如太湖水及由它制成的自來水,水質并不好。 因此,以偏酸性還是偏堿性來劃分水質的好壞是不科學的,要以是否符合水質標準、水中的雜質及其受污染情況來決定水質的好壞。 3、水是喝到胃里的,胃的環境是酸性的 人體酸堿平衡實驗:事實上,酸堿體質的理論早已被多名專家批判過,而通過食物改善酸堿體質更是牽強附會。2014年6月首都師范大學實驗介紹人體酸堿平衡實驗: 首都師范大學化學系教授谷學新做了實驗演示。他配制了一個模擬人體血液環境的緩沖溶液,依照每人每天喝一升水的比例,往緩沖溶液中加入堿性離子水。結果發現,加之前緩沖體系pH值是7.4,加進去以后,pH值還是7.4。另一個相反的實驗表明,酸性水也同樣無法改變體系的酸堿度。谷學新表示: “人體體液的緩沖能力,要遠遠超出我們配的緩沖溶液的能力。因此,即便長時間飲用堿性水或者酸性水,也不會改變我們人體體液的pH值的正常范圍。不存在酸性或者堿性的水質更健康、更有營養的說法?,F行的國家飲用水標準,要求飲用水pH值不低于6.5,不高于8.5,在這個區間內,水既可能呈弱酸性,也可能呈弱堿性。” 堿性水、酸性水——喝到你的胃里,成了什么水? 人體的消化吸收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水是喝到胃里的,胃的環境是酸性的,pH約為1~2。胃液的作用一是殺菌,二是幫助消化。胃液是一種酸性較強的緩沖溶液,不管你喝什么水,喝到胃里后,pH值都會改變,都會變成酸性。喝到胃里,都成了酸性水,這樣,才能殺菌,才能幫助消化。 4、食物的酸堿性 (1)絕大多數水果(蘋果、桔子、草莓、菠蘿、山楂……等等)、蔬菜(如西紅柿、各種綠葉菜等等)都是酸性的,營養豐富,味道好極了,大家都愛吃,而堿性會破壞食品中的維生素和營養。建議對那些鼓吹堿性水的人,別給他們水果蔬菜吃,因為水果蔬菜是酸性的,他們吃了豈不有違他們的嗜堿理念! (2)啤酒、葡萄酒、香檳酒等也都是酸性的,看來那些鼓吹堿性水的人也喝不得了,他們喝了豈不有違他們的嗜堿理念! (3)醋也是酸性的,山西人愛喝醋,但山西人并不會因為愛吃酸酸的醋而損害健康! (4)我們在參加宴席的時候,面前的小碟子里往往要放上一些醋,為的是把冷盆中的肉食蘸了醋吃,可以幫助消化,醋是酸的呵!對于那些鼓吹堿性水的人,為了滿足他們的嗜堿愛好,建議給他們面前的小碟子里不放酸醋,而要放上一些堿性的石灰水,也許這樣,更符合他們的酷愛堿性水、堿性食物的理論,從而使他們吃得更加津津有味! 5、315晚會的啟示 2010年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神奇的“堿性水”,揭露了這些熱銷的“堿性水”能改善人體pH值的謊言,揭示了“堿性水有益健康”的說法只是一種營銷手段。 這些堿性水聲稱有奇妙功能,能改變身體酸性體質。專家指出,如果靠堿性水使人體環境偏堿性,反而對人體有害。專家指出,副溶血性弧菌,沙門氏菌,這些致病微生物喜歡的環境,都是偏堿性的,如果喝水能讓我們的腸胃變堿了,那就是幫助了有害微生物,抑制了有益微生物。接受央視采訪的專家還指出,細菌的理想生活環境即是堿性的,按堿性水的宣傳來看,喝了堿性水更有助于細菌繁衍。晚會直播期間,在新浪微博平臺上,還可以看到眾多網友譴責這種帶有誤導性的營銷手段以及不負責任的宣傳。 6、反滲透凈水機出水為什么是酸性? 反滲透膜可以去除水中溶解的各種離子性雜質(鹽份),但不能去除水中溶解的氣體——二氧化碳,即從空氣中溶入水中的二氧化碳能透過反滲透膜,這樣,反滲透凈水器出水中仍含有極少量的二氧化碳,即為很稀很稀的碳酸,當然呈酸性啰。不過水中所溶的二氧化碳畢竟很少,因此酸性很弱(pH約為 5~7),酸性遠遠弱于我們常喝的啤酒、可樂、雪碧、汽水,這些都是人為壓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7、“酸堿體質理論”創始人羅伯特·歐德姆·揚被判罰1.05億美元。 201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圣迭戈市一個陪審團作出裁決,被告羅伯特·歐德姆·揚需向原告支付1.05億美元的賠償金。揚自稱醫生,他創建理論——酸性體質容易得癌癥;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多吃堿性食物,來調整身體pH值。不過,在庭審過程中,大家發現,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神醫”,根本沒有行醫資格,連博士文憑都是花錢買來的。 8、結論:符合標準的水都可以飲用,不存在喝堿性水好還是喝酸性水好。反滲透凈水機出水偏酸性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聲明:此篇為杰品惠原創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鏈接:http://www.51621.cc/h-nd-2466.html
|